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社会责任
环境永续发展
公司是否依其產業特性建立 合適之環境管理制度? | 本公司所採取之措施與策略如下: 1.關於事業廢棄物排放及噪音污染是 否合規,本公司對於生產基地所在 地政府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均高度 重視,均已依規定申請環評報告及 同時驗收等,並已按照要求取得排 污許可證或排污登記證;固體廢棄 物按照要求進行明確的垃圾分類再 按不同類別交由具有處理資質的單 位進行處置,並按照要去所在政府 平臺進行登記;按照國家相關法律 法規的要求,針對有害廢棄物,建 立了健全的固廢危廢管理制度,設 立了標準的危險廢棄物倉庫和化學 品空桶暫存倉庫對危廢固廢進行集 中管理,委託具有處理資質的單位 轉移處理,確保所產生的危廢品不 對環境造成污染。另,每季度將對 廠界雜訊進行日夜檢測,確保雜訊 不對周邊環境雜訊危害。 2.關於污染防治設備維護運營,本公 司定期更換活性炭等仲介物質,並 對環保設備進行定期的維護及保 養。若發現環境污染防治設備運行 異常則及時停產,且馬上修繕使其 恢復正常運作,確保環保設備可正 常運作後方可重新啟動生產。 3.關於環境管理人力及專業是否充 足,本公司聘用適任人員並進行完 善教育訓練,並安排人員參加各項 環保相關的培訓和會議,以即時掌 握法規變動情形。 |
公司是否致力於提升能源使 用效率及使用對環境負荷 衝擊低之再生物料? | 本公司產品製造過程中所消耗的能源 主要是電力,主要生產基地均建立太 陽能電力設備,目前電力來源主要是 工廠之太陽能,由於本公司生產產品 多樣性,無法採用單一產品的產能或 產量指標作為度量標準,故以年度用 電金額與營收金額的比值作為衡量 基準,計算本公司生產單位每創造 1 元營收時所耗用的用電金額為 0.0063 元,可知本公司創造每元營收所需耗 電並不顯著。 |
公司是否評估氣候變遷對企 業現在及未來的潛在風險 與機會,並採取相關之因應 措施? | 本公司採兼職以任務編組方式進行氣 候變遷對企業現在及未來的潛在風 險與機會的可能評估,並已積極推動 節能減碳之相關作業,如配備屋頂型 光伏太陽能設備、綠化廠區提高植被率、在公司內開展各項低碳生活宣傳 等,未來更將視實際需求或法令規定 制定相關管理政策。 |
公司是否統計過去兩年溫室 氣體排放量、用水量及廢棄 物總重量,並制定溫室氣體 減量、減少用水或其他廢棄 物管理之政策? | 本公司溫室氣體排放量在 123.3~174.9 噸 CO2e 之間、用水量約在 68650 噸 左右,廢棄物總重量約 7260 頓,並已 積極推動相關具體措施,說明如下: 1.本公司推動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於 2021 年大力調整能源結構、產業 結構、運輸結構,大力發展新能源, 優化電力、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機 制,落實能源「雙控」制度,非化 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提高到 20.8%,煤電裝機占比下降 2 個百 分點;同時本公司根據中華人民共 和國節約能源法(2018 年修正)進 行廠區能源結構優化及能源管理 體系的推行,取得能源管理體系證 書,並取得浙江省綠色工廠的榮 譽。此外,本公司亦力行減碳政策, 降低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主要生 產基地目前已配備屋頂行光伏太 陽能設備,設置容量為 2.41MW, 鋪設面積為達 41,258.17 平方米, 年發電量約為 240 萬度。 2.本公司已計畫使用水資源回收再利 用之器材及規劃,惟本公司非大量 用水行業亦已針對水資源廢棄物 係經污水處理設備處理後,排入工 業園區污水處理廠。 3.本公司及集團子公司均已按照所在 當地國家、政府相關法律法規之要 求,及針對有害廢棄物訂有「廢棄 物管理規範」,並在廠區內建立了 標準作業程序有效規範危險廢棄 物存放空間和化學品儲槽暫存倉 儲,對固廢危廢物品進行集中管 理。危險廢棄物倉庫滿足 GB18597- 2001、GB18599-2001 及其他相關技 術規範之要求;以及採取防風、防 雨、防曬、防滲、防漏等措施,同 時設置相關警示標誌標語;不同的 危險廢物貯存在不同區域,每個區 域之間設置擋牆等阻擋空間,有效 區隔各類廢棄物,如廢包裝物、漆 渣、污泥、廢活性炭等危險廢物物 等。目前亦已委託登記合格之清除 清運業者專業處理,並嚴格履行危 險廢棄物申報登記、危險廢棄物轉 移聯單等制度。 |